课程特色
师资队伍
教学环境
课程考核方法
教学队伍共12名教师,其中企业工程技术人员3名。全部为“双师型”教师。
学历结构:研究生3人,比例25%;本科9人,比例75%。
职称结构:副教授2名,高级工程师3名,高级职称比例42%;中级职称7名比例58%。
年龄结构:40岁-50岁教师7人,比例59%;40岁以下青年教师5人,比例41%。
学缘结构:来自于6所不同的大学。教师与学生比例为1:29。
辅导教师:5人。
1)电工电子及自动化中央实训基地
2)电机实验室1个
3)机电一体化实验实训室
4)自动检测与传感器实验实训室
有GL-2006型传感器实验台16套,完成电机拖动与控制实验实训。
5)单片机控制实验实训室1个
为电机拖动的单片机控制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教师的能力培养和教学研究与学
生的兴趣实践提供了场所。
6)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室1个
电气技术综合实训装置1套,单片机控制实验实训装置2套,高级工、技师培训及考证装置2套,同步发电机4台,直流电机4台,绕线异步电动机4台,变压器4台,成套工具20套。
1.实验课成绩评定:实验课采取分段考核、多种考核手段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在教学中,学生每做完一次实验,都给定当堂课的实验成绩,实验课后学生每次实验报告给定一个成绩。阶段学习完成后,向学生列出几个综合性较强的实训项目,学生抽查其中的一个项目作为考试题目,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考试题目给分都非常详细,当堂课学生每完成一步给一步的分。最后将每堂课的实验成绩、实验报告成绩、考试成绩三者按照一定的比例,作为学生本门课的最后成绩记录学生的学籍档案。集中实验考核(占 40% ),实验报告(报告评分,占 10% );平时项目实验调试结果(现场评分,占 50% )。2.课程实训考核:职业素质(占 10% );实训报告(报告评分,占 40% );实训结果和进度(现场评分,占 40% );学生相互测评(由学生测评小组完成,占 10% )。 3.综合实训考核:设计与实训报告(报告评分,占 40% );现场安装调试(现场评分,占 40% );实训小组成绩(系统运行结果占 20% )。 4.课余工学结合工程考核:按学院技能课程考核要求考核,通过者学分记录选修课学分。
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构课程内容
以高职生就业岗位与本课程相关的工作过程为参照系,依据“基于工作过程、实际工作情景”的课程观,实现课程内容的重新序化。主要解决“ 怎么做”(经验)和“怎么做更好”(策略)的问题。学校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共建课程标准(内容选择标准、内容排序标准、能力标准、考核标准、师资标准等)。
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01-2006 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电气工程系 地址:四川攀枝花
邮编:617000 电话:0812-6251197 管理员信箱:dzdq62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