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建设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教学思想,突出学生数控编程能力及机床操作能力培养,积极探索“学校-企业-社会”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规律,与企业紧密结合,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定位,进一步整合课程内容,将本课程现有特色逐步优化和突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通过三年左右的努力,力争建成特色鲜明、社会认可,在省内同类教育中具有带头作用的精品课程。
(二)、建设步骤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建立结构合理与教学水平优秀的教师梯队
引进优秀教学人才,培养青年教师,将教学团队建设成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优秀的师资队伍,保证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2、建设实践操作性强的教材
按照“必需、够用”、“实际、实用、实践”等高职教学特点,妥善处理好能力、知识、素质等方面协调发展的关系,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实践教学以项目实训为载体,着重加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组织课程教师利用三年时间按照以上原则编写出一套适合高职特点,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在一起的实践操作性强的教材。
3、改善教学条件、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创立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机制。
将按照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的要求,更新课程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建立符合一流高职教育水平和培养方案要求的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体系。合理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开展教研活动,认真执行教学检查和教学评估。
在教学活动中,重点加强利用网络和多媒体等先进教育技术,完善已制作的CAI课件,动态展示“数控编程”各部分的内容。利用仿真软件,以动画形式显示基本概念及数控编程的执行过程。
4、进一步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模式,进一步完善“校企同行,产学融通”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
因客观存在的诸多因素,本课程“工学结合”方面目前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仍然有许多方面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本课程规划在今后的课程建设中以“学生为本”,结合高职教育特点、企业实际,以“互动、互惠”为原则,加强与企业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企业实习基地的作用,深入研究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思路,优化课程知识与技能要求,进一步深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5、建设互动性强的课程教学网站
在课程网站的基础上进行扩充和完善,增加网站的互动性能,开展互动网络教学,加强与同行间的交流与合作。力争将本课程建设成为一门知名的精品课程。
6、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通过逐步投入和基地内涵建设,使实训基地实现“教室与生产现场合一,教学设备与生产设备一致”,能完成学生项目训练、创新实践、顶岗实习的需要。
(三)、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