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电工基础实验精品课程申报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是:电工基础实验课精品课程申报网站 》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

一、本课程的主要特色

  本课程主要以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实用性强,主要有如下特色:
  1.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重基础与技能、求综合与创新”的理念,建立了分层次、多模块,以学生为本,课程突出工程背景。扎实基本概念,注重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符合人才培养的需要。
  2.建立了新型的课内外相结合的电工基础实验实践教学体系。自1989年独立开设了“电工基础实验”课程,包括基本性、综合设计性、研究创新性三类实验内容,属国内首创。
  3.实验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编写出版了“高职高专国家级十一五规划”实验教材,开发了实验教学设备和实验教学软件,实现了实验教学资源的开放和共享。整合了实验教学资源,优化教师队伍,使得实验室建设、管理、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4.丰富的教学资源,先进的实验手段,开放式的教学管理模式,促进基础力学实验教学的规范化发展。从教材编写、教案设计、实验装置自制、课程网站建设等方面,构建立体化的实验教学资源体系,促进了课程建设与改革,发挥了示范辐射作用。
  5. 建立了网络化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了网上辅助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网络实验教学的环境,发挥了很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6.考试与考核:实验考核更加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积极探索新的实验教学考核体系。目前实验中心采用实验考试和平时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实验考试是在课程实验中选取若干个反映课程要求的核心实验项目,要求学生随机抽取1-2个实验进行单独现场考试。因随机抽取,同学需要掌握所有的实验操作,才能保证考出很好的成绩。通过实验考试,不仅巩固和加强了学生对本课程所有实验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诸多方面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对平时的实验教学也起到了良好的督促作用。平时实验成绩包括学生的实验预习、实验过程、实验效果和实验报告。平时实验成绩是学生所做的所有实验成绩的平均成绩。 
  7.开放式实验教学,双证书教育。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高度重视实验实训,大力改革实验实训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体现高职高专的办学特色。实验室不仅在时间上定期开放,还包括器件、设备和实验过程的全程开放,学生自己配置器件,独立使用仪器设备,自己安排实验过程。学生学完该门课程,从理论和实践上,尤其是在职业技能、动手能力上均可得到系统的训练,达到国家职业技能中级工的基本要求,再经过后续课程的培训后可直接参加国家职业技能中级工鉴定。获得初级、中级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


二、本课程与国内外同类课程相比,所处的水平
  
  
本课程经过十多年来的探索、改革和建设,已成为一门教学方法先进、实践教学设备齐全、教学管理较规范、教学质量较好的课程。教学模式将原来较为单一的“理论教学+验证实验”的课程教学模式,逐步转变为“应用性理论讲授+验证实验+技能实训”的课程教学模式,即:“教、学、做”一体化,工学交替的模式。逐步形成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利用国家高职高专电工电子实训基地良好的实训条件和通过申报建设精品课程,将会加大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力度,全面提高教学水平。
  本院是国内最早(1987年)开设“电工基础实验”独立开课。当时学院中专3+1教学模式的改革,通过中央教科所鉴定验收,并获得二等奖,在当时,无论是人才的培养质量在企业的反响,人才的培养方式在教育界都引起了轰动。该课程设计了具有演示实验、验证实验、自主设计创新实验、开放性实验、虚拟实验的实验教学体系。
  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并能反映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实验教学改革的教材《电工电子实验实训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出版,实验中心有4个实验入选。  电工电子实训基地是国家资助重点建设的实训基地基础,实验教学条件优越。


三、本课程的改进方向

  
1.随着电工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教材内容往往滞后,课程的教学应该更深入地与行业结合,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2.题库和电工电子技术多媒体课件的建设还要不断地更新、完善,以适应行业的发展,进一步优化授课的各个环节,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
  3.加大实训的力度,增加实训的时间,按行业的要求培养出市场所需的熟练的技能型人才,实现真正的“零距离”。
  4.教学方式采用“教、学、做”一体化,工学交替的模式, 

 
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版权所有 地址:攀枝花市东区马家田路65号 邮编:617000 电话:0812-6250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