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编程及应用
您是本站的第位访问者
人员构成
教学队伍整体结构
教学改革与技术服务(培训)
师资培养
教学改革与技术服务(培训)

一、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

    近五年来,完成横向科研课题和校企合作课题15项,创造经济效益100多万元。发表论文28篇,其中核心期刊或收录期刊15篇。编写教材10本,其中公开发行教材9本。完成(含在建)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6项。课程组成员获得各种奖励12项,其中省部级2项。

1.省教育厅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2003年“机电技术应”专业被列为教育厅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自2003年起,围绕高职教育特点,在教学中积极进行探索和实践,总结经验,对该课程的定位、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教学方法与手段等进行全面的修订。建立了与课程教学相适应得实验、实训室。经过近几年的实践,该门课程逐步发展起来。

2中央教科所课题:《“立体型”教学结构改革和教学模式实验》研究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我院在主干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进行了《“立体型”教学结构改革和教学模式实验》研究,该课题已得到中央教科所的鉴定。

3.精品课程建设

2006年《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2008年《数控机床编程及应用》课程被评为四川省精品课程。

2005年开始,为建设好该门课程,我院成立了《数控机床编程及应用》课程组,对课程建设进行了全面规划,制定了课程建设总体目标和各子目标。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对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建设体系。改革后的课程教学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深受同行和学生的好评。

2008年《冶金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

4.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工作委员会研究课题

《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及精品教材建设研究》。

5.技能比赛情况

我院高05数控专业学生于2007参加省劳动厅组织的农民工子女技能比赛,获得数控组第9名。

我院学生于200781参加中国石油销售分公司第二届技术比武获理论比赛第一名,技能比赛1819名的好成绩。

我院培训的6名选手参加2007年“东电杯”技能大赛取得了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五名的好成绩。

20086月我院代表四川省参加在天津举办的“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的“工业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项目的竞赛,荣获三等奖。

6.中央实训基地建设

我院“电工电子与自动化”实训基地为中央财政支持200万元,攀钢公司配套140万元的中央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极大改变了我院的实验实训条件。

二、改革思路及理念

1.教学改革思路

树立以学生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项目教学为形式、以就业为导向,岗位技术为导入、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教学改革思路,采用模块式、案例式和项目导向式教学、加强操作技能的培养,融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教育为一体

引入建构主义的新型教学思想观念,坚持 “以学生为中心”师生互动的教学新概念。将最新的材料、最新的设备、最新的技术加入到课程教学中。

2.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变革课程内容,形成以就业为导向,岗位技术为导入的课程项目模块。教学队伍从1999年开始研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利用多媒体课件授课,

使教师授课的发挥空间由二维的黑板扩展到了更真实、自然的多维空间,为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电子课件的共享,节省了学时, 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工程实践的能力。

5年来,教学队伍主要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操作技能为主线进行课程改革,包括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具体如下:

(1)改革教学组织形式

采用理论学习、基础实验、技能实训、综合实训和现场实践、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组织形式,由实验到现场,有层次、分阶段、由浅入深地完成各项技能实训,全方位进行实践技能训练。

(2)实施开放式教学

建立实践时间、实践场地、实践内容、学习方式和教学资源完全开放的教学环境

(3)采用职业特色鲜明的教学方法

采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多层次实训、现场体验式教学法、学生科技创新、教学做一体、多媒体教学,工学结合等职业特色鲜明的教学方法,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4) 组织参加数控技能考证培训和四川省数控技能大赛

2001年开始,我校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劳动部举办的中级数控车技能考证培训,还推荐优秀选手参加四川省数控技能大赛。学生的技能考证通过率平均在90%以上。学生通过操作数控机床并加工多个工件,加深了对数控工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编程能力,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学生普遍认为收获相当大。

 

三、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完成情况及成果、效益

教师参与完成横向科研课题和校企合作课题11项,创造经济效益80多万元。见下表:

序号

姓名

课题名称

来源

年限

本人所起作用

效益

(万元)

1

袁晓东

基于80C196KB的位控卡研发

广州数控机床厂

2003

主研

10

2

袁晓东

基于DSP的运动控制器研发

广州数控机床厂

2004

参研

10

3

袁晓东

带钢平整机开发

攀钢(集团)公司

2003

负责人

40

4

胡运林

五辊矫直机的工艺的研制

攀钢热轧板厂

2003

参研

3

5

胡运林

RH真空系统工艺研制

攀钢炼钢厂

2004

主研

3

6

胡运林

大包回转台工艺方案的设计

攀钢炼钢厂

2004

主研

2

7

胡运林

热轧精整线、大冷床等大型系统工程的工艺研制

攀钢热轧板厂

2005

主研

5

8

胡运林

拦焦车的工艺研制

攀钢煤化公司

2005

参研

3

9

胡运林

花纹轧辊扁豆形槽的研制

攀钢轨梁厂

2006

参研

2

10

胡运林

钻用大型工具:喷吸钻研制

攀钢机制公司

2006

负责人

3

11

赵艳

NCE40数控车床改造

院内

2003

主研

3

 

四、进行的培训项目完成情况

 

培训时间

班级

人数

培训时间

班级

人数

2007学年

02机制

11

2008学年

06机制6

33   

05机制

47

06机制7

29   

03机电1

38

06机制8

54

03机电2

48

03机制

18

05机制6

32

06数控6

46   

05机制7

21

06数控7

46 

05机制8

31

06数控8

45   

05数控6

53

06数控9 

47

05数控7

53

06机制

35

05数控8

51

 

 

 

2007学年对10个班总计385人和7批数控业余班进行了数控技能培训,2007244人参加数控中级技能鉴定,共计210人通过数控中级技能鉴定。

2008学年对10个班总计359人和3批数控业余班进行了数控技能培训,2008265人参加数控中级技能鉴定,共计221人通过数控中级技能鉴定。